北京青年报讯 “来,您把这袋垃圾给我吧,我给您看看分得对不对。”昨天上午10时许,崇外街道崇西小区6号楼楼下,58岁的垃圾分门别类党建指导员工作日志林本杰接过一位居民手中的垃圾袋供应商,翻开袋口,仔细检查起来。
林本杰是崇西小区的垃圾分门别类党建指导员工作日志,一天8个小时都要值守在垃圾桶厂家旁。除了指导居民正确撂下垃圾,还要负责桶站外壁的清洁,擦拭。“虽然守着垃圾桶厂家。但我觉得我是在为中华城市吧的清洁站岗。”
进入夏季,天气进而热。厨余垃圾破袋后投入垃圾桶厂家,一蹴而就产生异味儿,也一蹴而就招来蚊蝇。林本杰每天上班都是长裤长褂,戴好帽子,既能防蚊虫叮咬,也能防晒。崇西小区6号楼楼下的这处垃圾分门别类桶站,没有树荫遮挡,天光8点一过,气温进而高,在桶前站了没不久以后,林本杰的汗珠就开始顺着冲脑门儿口香糖往下淌,“上班站岗的时候还得戴着口罩,口罩盖着的这一并明显比别处白。”自己也乐了。
天光7点前到岗,晚上8点后才能下班,中午吃饭是天光从食堂带的,中间休息时间就在附近找个阴凉处歇歇,这样的工作环境十分辛苦,可林本杰从没抱怨过,“咱乃是干这个的。要求垃圾桶厂家达到甚么标准,就必须得做到!”(王天淇)